維生素E的助孕功效
男性備孕補充E的好處
- 提升精子活動力
- 提升精子品質
- 減少精子缺陷
【推薦閱讀】
精蟲活動力、品質如何改善?90天養精懶人包
男性養精:400IU/天
1. 植物性食物:植物油、核桃、葵花子、杏仁、小麥胚芽、胚芽米、糙米、全麥、未精緻的穀類食品、綠葉蔬菜。
2. 動物性食物:鰻魚;烏賊、蛋
維生素E存在於多種植物性食品中,並可儲存於體內組織,一般人很少發生缺乏問題。如補充Q10、維生素C可讓以代謝掉的維生素E再恢復。
參考文章
http://www.conceiveeasy.com/get-pregnant/vitamin-e-and-fertility/
http://natural-fertility-info.com/vitamin-e-essential-to-improve-fertility.html
http://www.livestrong.com/article/420271-what-are-the-benefits-of-vitamin-e-for-infertility/
https://www.fertstert.org/article/S0015-0282(08)04783-3/fulltext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19252977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5836012/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19252977
精蟲活動力、品質如何改善?90天養精懶人包
女性備孕補充E的好處
- 增加雌激素
- 增加子宮頸黏液
- 延長精子於女性體內的生存時間
- 提升卵子品質
- 輔助黃體素
- 增加子宮內膜厚度
- 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
- 改善經前症候群
- 提高試管嬰兒成功機率(約19%-29%)
- 預防流產
天然維生素E與合成維生素E的差別
維生素E分為天然(D-form)與合成(DL-form)兩種,因活性與差異極大,民眾選用時可以先看包裝標示。根據美國臨床營養期刊實驗研究證明,天然維生素E比起合成的吸收率高出3.5倍。也有數據指出,天然維生素E在體內的作用能力比合成品高出3~8倍,在體內保存時間也比較長,與合成品相比,天然維生素更符合人體的需要。
天然維他命E | 合成維他命E | |
成分標示 | D-開頭 | DL-開頭 |
萃取來源 | 由黃豆、油菜籽、小麥胚芽等植物油中萃取而出 | 來自石油或松脂萃取而出 |
吸收率 | 高於合成3倍、留存人體時間較久 | 低、不易留存於人體內 |
維生素E如何補充?
子宮內膜增厚:600IU/天男性養精:400IU/天
維生素E天然食物來源
日常生活飲食中,富含維生素E的動植物列舉1. 植物性食物:植物油、核桃、葵花子、杏仁、小麥胚芽、胚芽米、糙米、全麥、未精緻的穀類食品、綠葉蔬菜。
2. 動物性食物:鰻魚;烏賊、蛋
缺乏維生素E的症狀?
- 腸胃不適、陽痿、水腫、皮膚病害、肌肉衰弱
- 慢性脂肪吸收不良
- 溶血、肌尿酸、平滑肌中褐色素沉澱
- 膀胱纖維症、血小板增多、掉髮、頭髮乾燥
- 成年人缺乏維生素E多年後,會顯現紅血球的溶解增加
- 月經失調、末稍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手腳虛冷、凍傷等。
- 兒童溶血性貧血
維生素E存在於多種植物性食品中,並可儲存於體內組織,一般人很少發生缺乏問題。如補充Q10、維生素C可讓以代謝掉的維生素E再恢復。
【網友分享】
高齡卵巢早衰試管懷孕了!備孕方法、飲食、保健食品分享
過量維生素E會怎樣?
維生素E本質上沒有毒性,但服用太多會耗盡體內儲存的維生素A。每天如果服用1000IU以上的維生素E,會導致出血、免疫力及性功能減退,並影響甲狀腺、腦下垂體和腎上腺荷爾蒙的代謝。延伸閱讀
參考文章
http://www.conceiveeasy.com/get-pregnant/vitamin-e-and-fertility/
http://natural-fertility-info.com/vitamin-e-essential-to-improve-fertility.html
http://www.livestrong.com/article/420271-what-are-the-benefits-of-vitamin-e-for-infertility/
https://www.fertstert.org/article/S0015-0282(08)04783-3/fulltext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19252977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5836012/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19252977